用玻璃延展藝術之心
玻璃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裝飾材料之一,而在工業革命之后,它又廣泛地應用于工業和家居生活之中。時至今日,設計師們依然在不斷挖掘這種材質的迷人特質,呈現其變化無窮的形和色。眾所周知,玻璃制作既是一門繁復且極為嚴謹的工藝,但同時也是充滿趣味的嘗試,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。
“KeepitGlassy”恰恰會驗證這一點。200多件展品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奇思妙想以及靈光一現,甚至可能是制作失誤而造成的獨樹一幟的作品。在展廳里,觀眾可以看到啤酒瓶再加工的玻璃骷髏頭,墨西哥藝術家安德烈斯·巴蘇托的創作無疑會令人想起神秘的水晶骷髏。意大利設計師馬蒂奧·西比奇的人形盆栽,將綠色植物塞進玻璃大腦袋之中,相信會得到白領一族的特別青睞。一組命名為“灰姑娘”的家具作品,給桌椅穿上了水晶(人造水晶正是玻璃的一種)鞋,卻令人擔心它是否可以承載物體的重量。與它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“沃土”系列,同樣是由玻璃和橡木材料組合而成,設計師法布里加直言這一裝置藝術專注于形式而非實用性,最終結果是達到脆弱和穩健、實體和空洞的完美平衡。
并不復雜的創作方式與非凡材質的結合引出的真情實感,正是展覽著力表現的“玻璃性”。展場的布置也圍繞這一主題,突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,引導參觀者在走近玻璃設計的同時,驚嘆于材料的多種用法。聯合策展方之一協調亞洲本身就是一家知名的室內設計公司,通過如夢如幻的鏡面和水池設計,呈現出令人驚嘆的視覺體驗。展品經過細心的策劃布展相聚于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展廳內,在展品旁突出介紹了來自各個地區的設計師們,創造出一場兼具藝術、文化和娛樂體驗的盛宴。